抑制PCSK9不用靠打針?這6種天然食材可能是能輔助的好幫手
PCSK9抑制劑是現代控制高膽固醇的重要藥物,但價格高昂、需打針,讓許多人卻步。其實,部分天然植物成分像是常見的綠茶、薑黃、莓果等在實驗室的動物研究中顯示出抑制PCSK9的潛力,有助於維持血脂健康、保護心血管。本文整理六種可能具有PCSK9調節效果的天然食材,讓你從日常飲食開始輕鬆照顧心血管。
PCSK9是什麼?為什麼成為心血管治療新寵?
PCSK9(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/Kexin Type 9)是一種會與肝細胞上的LDL受體結合的蛋白質,當PCSK9與這些受體結合後,會加速它們的分解,讓肝臟回收血液中壞膽固醇(LDL-C)的能力下降。
簡單說,它會讓壞膽固醇「清不掉」。因此,抑制PCSK9能提升肝臟代謝膽固醇的效率,進而降低血中LDL-C含量,對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、高風險心血管族群來說是一大突破。
PCSK9藥物價格與健保給付狀況如何?
目前台灣核准的PCSK9抑制劑如Alirocumab(Praluent)與Evolocumab(Repatha),皆為注射型生物製劑,能大幅降低LDL-C濃度,但價格昂貴 (Alirocumab 75mg/劑 7000多元一個月2次、Evolocumab 140mg/劑 8000多元 一個月2次)。
在台灣,PCSK9抑制劑健保給付條件包含:重大心血管事件後一年內病人、已使用降血脂藥物最大劑量仍未見效等門檻。
如果不符合條件就需自費使用,目前市價每月大約在1萬至2萬元之間,且大多需要投藥6個月等於需要8-10萬,對多數民眾來說是一筆不小負擔。
目前PCSK9抑制劑口服藥物尚未上市,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。
天然PCSK9抑制劑成分初現端倪?這6種食物值得認識!
雖然目前的PCSK9藥物仍以注射為主,但研究者也發現某些天然成分具有下調PCSK9表現或提升LDL受體活性的潛力。雖然不能取代藥物,但作為日常輔助保健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(目前大多為實驗室數據,尚未進入人體試驗,故僅供參考,請當作一般食品食用,不能取代藥物或當作功能性食用)
以下是六種有研究支持的天然成分與食材:
1. 黃蓮(黃連素 Berberine)
黃連素是一種天然生物鹼,具有降血糖、抗發炎等作用。研究指出,黃連素可降低PCSK9表現、增加LDL受體數量,幫助肝臟更有效清除血中壞膽固醇。
2. 齊墩果(齊墩果酸 Oleanolic Acid)
來自橄欖、山楂等植物的齊墩果酸,可抑制與膽固醇合成相關的基因表現,並間接降低PCSK9濃度。
3. 綠茶(兒茶素EGCG)
綠茶中的主要多酚—兒茶素EGCG,不只抗氧化,研究也發現其可調節肝臟膽固醇代謝、降低PCSK9訊號活性。
4. 薑黃(薑黃素 Curcumin)
薑黃素被廣泛研究於抗發炎與代謝疾病中,亦有研究指出其能抑制PCSK9 mRNA的表達量,改善血脂狀況。另外,雖然因為薑黃素的體內吸收率較低,為了提升吸收可與黑胡椒(含胡椒鹼)或油脂一起攝取。
5. 莓果類(白藜蘆醇 Resveratrol)
紅酒、葡萄與莓果中含有的白藜蘆醇,被證實具有抗老化與心血管保護功能,並能調節PCSK9的生成與降解機制。
6. 黃耆(黃芪多醣)
黃耆是傳統中藥補氣常用材料,其多醣體被發現具有改善脂質代謝、調節膽固醇通路的潛力,並間接影響PCSK9相關訊號。
打針不是唯一選擇,從飲食開始顧血脂
雖然這些天然食材的PCSK9抑制效果目前多來自細胞與動物實驗,尚未能直接取代醫藥治療,但它們無疑提供了新的保健方向。
對於有膽固醇問題、擔心PCSK9自費壓力、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的族群來說,從日常飲食補充這些天然食材,不僅安全、也可能具有長期的潛在幫助。
想顧好心血管健康,不妨從一杯綠茶、一道加了黃耆的湯開始,就能讓身體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。
延伸閱讀👉膽固醇高?別擔心!這些優質脂肪食物和運動秘訣讓你輕鬆逆轉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tiprpress.com/zcy/article/pdf/20190932